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藉由考察兩個台灣話中的非典型句末助詞「honnh」及「hannh」,本研究發掘了一群分屬不同語言的詞彙,其等的表現有如具體而微的句子。以「honnh」及「hannh」為例,這兩個詞項與典型的句末助詞不同處如:可在句幹外重覆使用、對句幹有次範疇化的選擇表現、與其他句末助詞共現時總是在最後位置、表現上不同於附加問句。上述觀察顯示這兩個詞項的地位絕不同於一般句末助詞或附加問句。除了台灣話,本研究也比較了具有類似詞項的其他語言,包括:南島語中的阿美語及賽考利克泰雅語、印歐語中的德語,以及東亞的日語、華語北方官話及西南官話。本研究提議將這類成份歸類為「成句詞」,此一類別曾見諸於West(1896:173)與Sonnenschein(1916:54)對英語「yes」、「no」的討論中,本研究主張英語的這兩個詞項並非此類的孤例。基於本研究的發現,我們認為句末助詞不應被視為句位高低不同的同質群體,而且也發現了兩個「句子成份」之間是有句法互動的,由此,句法研究的邊界再次擴張,而句法—語用界面也必須重新定義。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20/08/01 → 2021/07/31 |
Keywords
- 句末助詞
- 成句詞
- 句法—語用界面
- 台灣話
- 語用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