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洋大陸之次季節擾動與中緯度-熱帶交互作用

研究計畫: 政府部門科技部計畫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西伯利亞高壓影響東亞地區冬季天氣氣候甚鉅,其範圍與中心位置、及其分裂高壓之移動路徑之變化,文獻中僅看到如Ding and Krishnamurti (1987)使用之主觀分析。主觀分析方法難具有科學再現性,而其使用之圖資對於長期氣候分析而言資料量過於龐大且圖資之取得與使用皆極為不便。本研究首先發展一系列之客觀演算法,其主要步驟有二:(1)讀取再分析SLP資料定位高壓中心,(2)追蹤高壓移動路徑。研究中以此演算法分析NCEP 1948–2017共70年之再分析資料,將此客觀分析結果與Ding and Krishnamurti (1987)之主觀分析結果進行比較。為測試客觀追蹤之可靠性,另採用2000/01與2001/02兩個冬季之CWB地面天氣圖資,主觀讀取圖中之各高壓中心位置後繼以演算法(前述步驟二)進行客觀路徑追蹤,同時亦就該天氣圖資進行主觀路徑追蹤。比較主、客觀追蹤結果顯示:二者之相符度約為63%,約13%的主觀追蹤路徑是客觀追蹤僅能部份掌握,而約有24%的路徑則是客觀追蹤無法獲得。 以1948–2017 NCEP再分析資料進行上述演算法客觀定位、追蹤高壓移動路徑,歸納此分析結果,大約可將路徑區分為三類:由西向東移入西伯利亞高壓區之西側路徑(West tracks, W),由西伯利亞高壓區分裂後向東北移出之東北路徑(Northeast tracks, NE),及分裂後向東南移出之東南路徑(Southeast tracks, SE)。就70年氣候平均而言,較容易影響台灣天氣的SE track事件頻率與西伯利亞高壓強度呈現負相關,亦即當西伯利亞高壓較弱時,較容易向東南方分裂子高壓並移出;反之,NE track的事件頻率則與西伯利亞高壓強度呈現正相關。若將此70年區分為1948–1982之前期與1983–2017之後期進行年代際之比較,發現源自西伯利亞高壓區分裂向東移動之路徑(即NE與SE tracks)的事件頻率前期較後期少,而高壓由西向東移入西伯利亞地區並與西伯利亞高壓合併(即W track)之事件頻率則是前期較後期多。 針對台灣地區之寒潮,本研究依據地面氣溫、地面氣溫降溫速率、阻塞高壓存在與否等條件將其分為三類:(1)低溫、降溫速率快,且於西伯利亞高壓區東北方存在阻塞高壓(Blocking, Cold, and fast temperature Drop; BCD);(2)低溫但降溫速率並不快,同樣於西伯利亞高壓區東北方存在阻塞高壓(Blocking and Cold; BC);(3)低溫、降溫速率快,但西伯利亞高壓區東北方無阻塞高壓發生(Cold and fast temperature Drop, but no blocking; CD)。2000–2017年間臺灣56次寒潮事件中,BCD事件發生25次,BC事件僅6次,而CD事件則發生26次。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2018/08/012019/10/31

Keywords

  • 西伯利亞高壓移動路徑 主觀分析 客觀分析 寒潮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