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緒論:國小生身體活動量不足導致肥胖率逐年升高,造成對健康威脅與體適能降低,更影響成人後心血管與慢性疾病等問題出現。本研究首先探討穿戴運動錶介入對國小學童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 及體適能表現之影響,進一步運用運動錶階段分期策略來監測過重或肥胖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促進之情形。方法:受試者過重或肥胖學童分為實驗組 (n=41) 與一般組 (n=44),學童都是自願參與的;受試者分別於實驗介入前、後各進行一次體適能測驗及身體質量指數量測,以獨立及相依樣本t檢定考驗二組在實驗前後是否有顯著效果。此外,實驗組進行為期12週四階段健身運動錶階段分期策略,來量測過重或肥胖學童之身體活動強度及時間變化。身體活動量則以單因子獨立變異數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分析四階段之每日平均步數、中等費力到費力身體活動量 (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VPA) 累積時間及步頻 (step per minute, SPM) 等參數。結果:健身運動錶策略能有效提升過重或肥胖國小學童部分體適能水準。在立定跳遠項目,實驗組後測成績明顯大於一般組,對仰臥起坐及800公尺跑走表現也有提升效果,進而改善身體質量指數,惟坐姿體前彎無達統計上顯著差異。過重或肥胖之身體活動強度均隨運動錶階段分期而增強,達統計上顯著性差異,對於每日步數與中等費力到費力身體活動累積時間也都有顯著提升。結論:健身運動錶可促進國小學童部分體適能表現、改善身體質量指數不良狀況;透過階段分期策略來準確瞭解及有效提升過重或肥胖國小學童身體活動時間及強度,值得推廣為促進個人身體活動的工具。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7/08/01 → 2018/07/31 |
Keywords
- 穿戴科技
- 身體活動強度
- 體適能
- 身體質量指數
- 加速規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