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族群與物種層次棲位變異研究:以小型哺乳動物群聚為例

研究計畫: 政府部門科技部計畫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棲位變異藉由影響棲位區隔可維繫物種共存。生態機會(資源多樣性)與競爭是兩個影響族群棲位擴張、個體間棲位變異、以及種間棲位重疊的重要機制。本研究利用過去多年累積的研究成果,包括臺灣山區9個地點4個齧齒目物種共635筆穩定同位素資料,檢測生態機會與競爭是否影響齧齒目動物族群棲位大小、個體間棲位變異程度、以及種間棲位重疊度。我們透過重複捕捉標放法證明這些齧齒目動物受到種內競爭的影響較種間競爭的影響更大,亦即其族群變動率隨同種族群數量增加而降低。我們利用貝式標準橢圓形計算齧齒目動物的棲位大小,並依此計算種間棲位重疊度。另外,我們計算同位素趨異度、均勻度與獨特度等三個指標以代表其個體間棲位變異程度。結果顯示,族群棲位隨生態機會增加(亦即當資源同位素變異量較大時可反應資源多樣性增加)而擴張,但不受種內或種間競爭影響(分別以同種與異種數量代表)。個體間棲位變異(同位素均勻度)則是隨種內競爭而增加,但不受種間競爭或生態機會影響。在群聚層次上,不同食性角色的物種間(草食與雜食物種),棲位重疊度受競爭(同種與異種數量總合),但不受生態機會影響。綜合來說,本研究顯示生態機會與競爭影響這些齧齒目群聚在不同面向上的棲位變異,且物種所扮演之食性角色也會有一定的影響。我們認為,齧齒目群聚之棲位密合可能是透過物種間容許更大之棲位重疊來達成,而非物種間進行棲位區隔;原因是當個體為避免與同種競爭而在棲位利用上遠離同種個體時,不可避免地必須接受與異種個體在棲位利用上重疊。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2020/08/012021/07/31

Keywords

  • 生態機會
  • 個體間棲位變異
  • 棲位區隔
  • 棲位變異
  • 種間競爭
  • 種內競爭
  • 穩定同位素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