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導由社會教育學系 王雅鈴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學生科學學習概念與學習動機會隨著年級增加而有所差異。本研究旨在以問卷調查法探討不同年級學生之科學學習概念與科學學習動機模式。本研究樣本共有768位中學生(204位八年級生、262位十年級生與302位12年級生)。本研究將記憶、考試、計算與練習分類成科學學習概念中的再製型概念;而知識的增加、應用、理解、新視野視為科學學習中建構式的概念。透過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 的分析結果顯示隨著年級增加,學生將展現更多建構式的科學學習概念。十年級生與十二年級生明顯比八年級生在理解、新視野與建構式科學學習概念總分上表現更為出色。此外,本研究透過多群組結構方程模式(Multigroup SEM)分析結果顯示,學生隨著年級增加(1)考試與再製型科學學習概念的關係為正向關連且更臻緊密;(2)再製型學習概念越高則深度學習動機越低,此為負向關係且更加緊密。
學習科學是持續不斷的歷程;對中學生來說,隨著年級增加,即表示科學教科書難度增加、學習內容與考試之難度與頻率可能亦隨之提高;然而,當我們的孩子越學越多後,真的對學生的科學學習概念與學習動機有所幫助嗎? 經過本研究的發現,抱持越多越好的師長們恐怕會有所失望了!
本研究重要性係為中學科學教育驗證「少即是多」的學習品質,不鼓勵追求過多的學習與考試,因為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越多學習可能將產生學生較多的再製型科學概念以及減少深度學習動機。這樣的結果可能讓許多虎爸、虎媽與虎師有所驚訝,為什麼學習不是越多越好呢? 雖然學生之建構式科學學習概念會隨著教育與學習經驗增加而變得更完整,然而此時的孩子也隨著年級增加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升學壓力,尤以12年級生為最。台灣考試文化歷久不衰,在這個高度重視考試與升學的文化中,師長除了追求建構式科學學習概念之外,也應提供學生學習品質以利深度學習動機之培養,因此,若能在面臨升學壓力的學生族群中,多增加科學知識的應用、理解、新視野培養,而非單純重複加諸記憶、考試、計算與練習的份量,將有助改善學生學習壓力,也能逐漸緩減目前考試與再製型學習概念越多,以及深度學習動機越少之學習困境。
本研究的研究挑戰與亮點,不僅運用了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將不同年級之科學學習概念與科學學習動機加以比較,並進一步執行多群組結構方程模式,以探討不同年級中學生之科學學習概念與科學學習動機之關聯強弱。
總上所述,隨著中學生年級增加所伴隨著更多的學習經驗,以及更大的考試壓力,導致於回到本篇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學習是持續不斷的歷程」,更多的教育會讓建構式科學學習概念有所提升,同時因為考試文化與大環境升學至上的影響,也將造成這些越多學習經驗的學生們,可能面臨到更多考試壓力,以致增加了再製式學習概念亦減少了深度學習動機。師長與學生們得從此困境中學習拿捏「何者應多?何者減少?何者放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