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樂土嚮往:日治時期古典詩的 桃花源意象

新聞/媒體: 研究亮點網人文社會

Description

【本篇報導由臺灣語文學系 林淑慧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桃花源主題的文本流露作者觀看文化意象的視角,或藉由樂土隱喻現實狀況,呈現欲從苦悶中掙脫,並尋求窗口與出路。從臺灣桃花源的空間想像、桃花源主題的入世關懷兩層面,分析臺灣古典詩文的桃花源意象,探究其如何結合文人的生命體驗,並承襲與演繹古典文學抒情傳統的意義,提供思考臺灣文學的文化底蘊的參考。

  從歷史文化與空間得見傳統漢籍與山水畫中的桃花源意象流傳的厚度與廣度。臺灣日治時期(1895-1945)的文人善用亙古的桃花源主題,透過古典文學形塑理想的空間,並流露於殖民體制下的樂土嚮往,隱含應世之道。臺灣古典文學中的桃花源意象,不僅描述日月潭等地景的象徵意義,且感時批判追尋樂土的意圖,表現文人的理想與處世的抉擇。文學中的桃花源意象,深具開展現代性,迎向未來。

 

  文學如何表現樂土意象?本研究藉由觀察日治時期的樂土嚮往,以及如何透過古典詩文再現桃花源意象描述地景的象徵意義,感受知識分子的處世之道。桃花源意象流露形塑理想的空間,表現出文人的理想與應對世變的抉擇。應用《臺灣文獻叢刊》、《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臺灣文藝叢刊》等資料庫,廣泛蒐羅時代脈絡、作者學養經歷及桃花源主題詩文。臺灣日治時期的文人善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意象,描繪需穿越山洞與窄徑,才能進入隱密的桃花源之所在。將日月潭、關子嶺、太魯閣比喻為桃花源,表現幽靜的空間特質或隱喻桃花源不易尋。家園彷如桃花源不再是遙遠而虛幻的想像,而是在當下足以安身的真實。如詩文中的萊園為霧峰林家的宅第,亦是臺灣文化協會等文人集聚的人文空間,亦是詩人薈萃的園林。

  對空間而論,樂土本身並非空泛的思想,而是需經過動態的過程才能擴展。林朝崧〈桃花源〉三首組詩聯想連結桃花源與現實世界的洞口,在桃花源平等優遊,創共和國,安居其中,感受自由自在的氛圍。作者於此詩中呈現其入世感,詩中所倡平等自由的理念,流露對現實社會制度改革的企求,又轉化典故詮釋家鄉雖小,卻能無礙含納世界的觀點;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度為詩人歌詠新闢的桃花源,表達入世積極改革的意識,將平等、自由、共和國、全球等現代語彙入詩,空間意識亦涵涉世界,傳達臺灣日治時期的現代性。許夢青藉由寫詩隱含壯志未酬,欲尋找理想世界的企求。有些詩人藉由地景的書寫反映嚮往桃源心境,結合對現實社會的關懷,寓入世的情感。如陳逢源於作品中回顧自我遭遇,並以桃花源入詩的實例,表達關懷社會、批判政治之言,隱含入世的際遇與心境。為形塑對於樂園追求,透過秦帝的暴虐無道,影射當時的不公不義,卻又必須服膺的無奈心情。文人使桃源的意義性質轉成入世的實際需求,對於樂土的嚮往進而轉化成行動的能量,並時時惕勵以實現抱負。

  桃花源的意象超越區域的文化活動,呈現文化百納的廣闊。臺灣文人不僅傳承此文化意象,並以自身的處境善加演繹。從臺灣日治時期知識份子對社會公義、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風尚、精神性命等的影響,得見於華人世界的意義。以桃花源為題材的詩文,呈現知識分子所嚮往的願景,關注社會的未來,期望鼓舞往共同的目標發展。地景書寫中的桃花源隱喻,蘊含文化脈絡與生命的態度,故具學術研究價值。文人藉由樂土隱喻現實狀況,並詮釋桃花源所反映的文化意義,以形成亙古的共同關懷。

 

期間2021 2月 5

媒體報導

1

媒體報導

Catergories of Press

  • 人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