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波研究解惑-華語分類詞究竟是語法還是語意?

新聞/媒體: 研究亮點網人文社會

Description

【本篇報導由英語系 詹曉蕙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每個語言都有各自的組成規則,例如,講英文的人在表示東西數量的時候只要在數字後面加上名詞即可(”three books”),但講華語的人卻得在數字和名詞之間再加上一個分類詞才合乎語法規則(「三本書」聽起來沒問題,但「三書」就怪怪的),而偏偏華語的分類詞又有上百個之多,增添了不少語言的複雜性。幾十年來語言學家絞盡腦汁想瞭解這個分類詞到底只是個「佔著位子」的虛詞,還是其實有一些語意的成分在裡面。這篇文章試著從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語言學界爭論已久的議題。

 

  講英文的人可以說”three books”,講中文的人卻一定要說「三本書」而不能說「三書」。「本」這個分類詞在語言處理的過程中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理論語言學家嘗試探究分類詞的性質,在作了跨語言的分析之後得出了兩個幾乎完全相反的結論:一派認為分類詞只有語法功能而無語意的貢獻(我們稱之為「語法派」);另一派則認為分類詞有著重要的語意成分(我們稱之為「語意派」)。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形之下,很難斷定誰是誰非。這篇文章便是透過腦波型態,探討語言使用者在理解分類詞時的認知歷程。

  為什麼要測量腦波呢?這是因為實驗參與者在看到奇怪的語言現象時,與看到正常的語言現象相比,大腦會產生異常的腦波反應,而這個反應又會因為是語法或語意的歷程而在出現時間或分布區域有著不同的型態。因此我們設計了以下三個實驗情境,希望能從不同情境的比較中得知分類詞的處理究竟是偏向語意還是語法:

(1) 符合文法的組合:八張門票

(2) 使用不合適的分類詞「個」:八個門票

(3) 未使用分類詞:八門票

  情境(1)為正常的分類詞使用;情境(3)有著明顯的文法錯誤,預期會引發語法處理的歷程;而藉由比較情境(2)與(3),我們就可以知道不適切的分類詞使用是否也會引發語法的歷程。我們總共設計了兩個實驗,兩個實驗的情境一致只是語言素材的層次不同:一個實驗的素材是「詞組」(例如「八張門票」);另一個實驗則是「句子」(例如「導遊到售票亭購買八張門票」)。

  實驗結果顯示情境(2)與(3)引發類似的腦波型態:在350-500毫秒之間引發了大範圍的負向波(圖一)。由於情境(3)所引發的是語法歷程,因此情境(2)也可以推論是有語法處理。然而,當仔細分析腦波的分布時,會發現這個大範圍的負向波很可能也包含了語意的處理。這表示,雖然我們在情境(2)使用了沒有語意內涵的分類詞「個」,在情境(3)甚至沒有使用分類詞,實驗參與者在看到數字與名詞時,還是會自動地在大腦裡搜尋與名詞相對應的分類詞,而這個搜尋的歷程同時牽涉了語法與語意的過程。 

  這個「語法與語意歷程並存」的發現十分重要,因為這個發現將數十年來語言學理論的爭辯帶到了一個新的方向:我們也許不該再去問分類詞到底扮演語法還是語意的角色,而是該去問為什麼會兩者並存。畢竟華語有上百個分類詞,而這麼多的分類詞在語言的演化裡各有其留下的足跡。因此,究竟是有的分類詞引發語法歷程,有的引發語意歷程;還是所有的分類詞皆會引發兩種歷程,需要我們持續探索。

 

圖一:實驗情境所引發的腦波型態(藍色為負向波;紅色為正向波)
圖一:實驗情境所引發的腦波型態(藍色為負向波;紅色為正向波)

  

原文出處: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11604419300028?via%3Dihub

 

期間2021 9月 10

媒體報導

1

媒體報導

Catergories of Press

  • 人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