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導由教育學系 林子斌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日常生活無法與各式各樣的媒體分離,使用臉書、Line、Instagram 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我們每天都在消費媒體,也同時產製媒體內容,例如臉書的貼文就是一種媒體內容的產製。然而,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加上常見的農場文、假消息,我們該如何明確地判斷與做出選擇,並能同時作為遵守倫理規範的媒體內容產製者?個人應具備充分的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就是回應前述疑問的最好解答!
透過科技部專題研究經費補助、國立臺灣大學聯盟獎助三校青年學者合作經費與跨國的研究合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林子斌教授得以在媒體素養以及新媒體相關領域進行多年之研究。如何成為有媒體素養的新世紀公民?媒體素養包含哪些面向與內涵?西方發展出來的媒體素養概念適合臺灣、東亞甚至是東南亞的情境嗎?
林子斌教授在過去近十年的相關領域研究歷程中,與國內外的合作團隊提出了一個動態的理解媒體素養之理論架構,同時發展出可測量學習者媒體素養能力的問卷工具。這項研究工具曾被新加坡教育部運用來對其國內學生進行施測,也被多國研究者調整後採用,理論架構與工具的有效性受到肯定。
媒體素養的研究範疇及其發展,由於過往歷史發展的緣故,長期以來是以英國與部分歐洲國家為主。多數東亞與東南亞國家則是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才體會到媒體素養的重要性。作為媒體素養教育的後進國家,臺灣如同許多東亞鄰國一樣,初期多是引介歐美媒體素養之理論與概念。以臺灣教育部2002年發佈的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為例,其中的媒體素養框架幾乎與英國學者David Buckingham 提出的媒體素養主要面向相同。然而,東亞或臺灣的媒體環境與英國相去甚遠,一個缺乏本土化的理論是很難發揮其影響力的。因此,如何產出較適合東亞媒體環境的理論框架,便成為林子斌教授與其他國內外研究者持續追尋的目標。
林子斌教授與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跨國合作,在2013年時提出一個動態的、符合新媒體特性的媒體素養理論框架,此後約兩年左右的時間發展出新媒體素養的問卷工具,有助於理解青少年的新媒體素養程度。問卷在新加坡學校進行大規模施測,有超過四千位學生進行線上回覆。林教授與新加坡團隊將本次的研究發現統整並提供新加坡教育部在推動媒體素養時之建言,其中分成政策性建議與教學法之建議。這份問卷在過去五年間受到多國研究者索取並進行相關研究,未來有可能進行更多跨國研究合作。
在發展符合新媒體時代的媒體素養理論架構時,林教授與國內外研究團隊在架構的十個面向上,多能有相對應的問卷項目來測量。但是,對於理論架構中第十個「創造」面向,由於創意的測量不易,因此成為研究的限制,目前還持續進行相關的探討與研發。林子斌教授也將持續發展與完善此一理論架構,以期能解釋更多新媒體時代的現象與建構更有效的媒體素養教育實踐。
林教授與其跨國研究團隊目前提出的理論架構是少數非以歐美為主的理論,奠基在對東亞新媒體現象的理解上,這個理論架構未來將有可能對於臺灣媒體素養的教育推動與能力養成有所助益。在東亞的跨國合作也將會是優化理論與工具的重要方式,期待能有更多東亞各國之研究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