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報導由生命科學系 林登秋特聘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近年因全球氣候變遷導致的各種問題日益嚴重,如何有效減少溫室效應為全球重大的挑戰。除了減少排放量外,藉由植物捕捉二氧化碳並轉為生物量儲存於森林內亦是降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重要途徑。然而,藉由植樹而成的人工林,常被質疑其森林生態系統功能不如天然林完善。
本研究介紹一個有趣的案例:福建萬木林。其源自元代當地富紳鼓勵民眾捐樹造林,而後因當地人文信仰因素禁止伐木而受到保護,並在此6至7百年間逐漸演替為一個多樣性豐富、具高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老齡林。此案例顯示,儘管人類活動確實是導致目前全球森林棲地日益狹小且破碎化的主因,然而若能嘗試將森林與人類的目的、興趣及文化價值觀相結合,亦可能有效的維持生態系的功能並緩解森林棲地之流失。
近年來因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遷造對人類及諸多生物都有深遠的影響,也因此人類也積極尋求解決之道,而其中,減少碳的排放被視為是最重要的一環。森林,因植物本身的固碳功能成為地表的碳匯,同時也是生物多樣性匯集之處,但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森林面積大量減少及破碎化,大大地減少、或甚至無法維持原有的生態系服務功能,也因此成為科學家急欲解決的問題,例如以人工植樹方式協助森林復育。然而人工林環境相對單一,因此有人質疑其生態系服務包括固碳的功能不及天然林。因此如何維持甚至提升人工林的生態系服務為森林資源經營的重點。
萬木林自然保護區位於福建省建甌市(如圖a、b、c),首次於明朝《建寧府志》中被提及,緣起元代當地富紳楊達卿為救濟民眾,又恐官方認為其別有所圖故提出:有能植杉木一株者,償粟一斗,引起民眾積極種植杉木,而成為人工杉木林。而後因其子孫高官顯爵,萬木林載入宗譜,受到官方的承認和宗族的保護禁伐,其後雖隨著家族興衰及政權的轉換經歷了數次小規模的破壞,後於1973年正式成為自然保護區。在其封閉保護的六至七百年間,該森林已由原先生物多樣性及林相皆單調的杉木林,自然演替為有著複雜分層結構、能夠支持高度生物多樣性、且累積大量生物量、有著完善生態系服務,以及能夠自然更新的常綠闊葉林。
圖(a):萬木林自然保護區位置;圖(b):保護區內主要樹木群落分布;圖(c):保護區外觀
萬木林的案例,凸顯出人類文化及信仰於自然保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中國傳統思想的天人合一講求人與自然間的相互呼應,且楊氏家族信仰亦相信祖墳的森林繁榮將保佑後代子孫繁盛,這些思想於萬木林的演替過程中有著極重要的影響。此外,因為森林演替的過程耗時頗鉅,單憑藉當地的文化或信仰等可能亦無法有效阻止因為經濟壓力及其他因素導致的人為干擾,因此政府後續亦須制定配套措施,如劃設禁伐及保護區等以保障森林的更新及演替。儘管人類活動已是確切導致全球森林面積減少的主因,然而若是能夠效法萬木林的例子,嘗試將森林與人類的目的、興趣、信仰及文化價值觀等相結合,再配合後續政策上的經營管理,亦可能更有效的減少森林面積流失問題,並作為未來制定森林復育管理方針的參考。
原文出處:https://doi.org/10.1002/pan3.1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