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Blood Means Less Harm?: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Peer Rejection in Adolescence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peer-review

Abstract

在校園生活中,外顯肢體攻擊行爲所造成的生理傷害常引起師長注意,而另種隱匿的攻擊現象也非常需要重視,亦即,以破壞他人的人際關係或社交名望爲目的之關係攻擊。本研究針對青少年在關係攻擊與外顯攻擊的性別差異進行分析,以瞭解關係攻擊之現況,並探討關係攻擊與同儕拒絕的相關。研究參與者爲大台北地區13個國中之62個班級的2211位國中生(1127位男生、1084位女生)。以同儕提名的方式,請參與者針對每道題目分別列出自己班上的三位同學,藉以收集每位學生在「攻擊行爲」與「社交地位」的分數;所得分數經標準化成Z分數,再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女生之關係攻擊分數顯著高於男生,而男生之外顯攻擊分數顯著高於女生;外顯攻擊者中95%爲男生,關係攻擊者中則有83%爲女生;關係攻擊與外顯攻擊皆能預測青少年的同儕拒絕;社交地位中之受爭議者的關係攻擊高於其他類型。即,關係攻擊相對是女性青少年較常使用之攻擊方式,且青少年之關係攻擊與其受同儕拒絕的情況有關。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511-528
Number of pages18
Journal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Volume40
Issue number3
DOIs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09

Keywords

  • 外顯攻擊
  • 同儕拒絕
  • 青少年
  • 關係攻擊
  • adolescent
  • peer rejection
  • physical aggression
  • relational aggression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