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本研究目的是從Lave和Wenger (1991)的情境認知與Wenger (1998)的實務社群觀點,來分析實習教師在一學年的實習歷程中教學實務參與及身分的轉變,並藉由參與過程中的互動探討資深教師對於個案實習教師的可能影響。研究期間,針對兩位個案教師及其輔導與資深教師,分別收集了訪談、教學錄影、教室觀察、相關文件與教案等質性資料。研究結果呈現兩種不同的實務參與軌跡:化學個案教師是由周邊(peripherality)而逐漸核心參與的軌跡,物理個案教師則呈現持續保持於邊緣(marginality)的參與程度。化學個案教師的信念與知識均呈現轉變,轉變過程涉及個案教師與所有資深教師的多元互動和個案教師自行的決定,較少來自輔導教師直接的影響。化學個案教師並充分利用教學觀摩與資深教師的教案,將社群中共享的教學資源作為自己發展實務知識的基礎。在整學年中,物理個案教師多處於邊緣參與,此軌跡限制了其和資深教師的互動,因此較難發現此個案教師受資深教師的影響情形,反而是和大學同學的互動為物理個案教師帶來較多實務上的轉變。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ages (from-to) | 215-237 |
Number of pages | 23 |
Journal | 科學教育學刊 |
Volume | 16 |
Issue number | 2 |
DOIs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