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Pages (from-to) | 77-110 |
Number of pages | 34 |
Journal | 華岡地理學報 |
Issue number | 22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08 |
Cite this
馬來西亞“檳榔嶼地方”:島嶼作為殖民帝國前哨的脈絡詮釋. / 高麗珍(Li-Chen Kao).
In: 華岡地理學報, No. 22, 2008, p. 77-110.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 › Article
}
TY - JOUR
T1 - 馬來西亞“檳榔嶼地方”:島嶼作為殖民帝國前哨的脈絡詮釋
AU - 高, 麗珍(Li-Chen Kao)
PY - 2008
Y1 - 2008
N2 - 「地方」是社會地理學的常用語彙,指涉「社會群系」;在1990年後崛起「新區域地理」中則被理解為深具歷史深度與社會文化淵源的區域。馬來西亞「檳榔嶼地方」的研究,也就是馬來西亞檳城的社會文化與歷史地理的綜合探究。本文藉助「開闢者」萊特的日記以及相關文書,以歷史詮釋法,分五大段落探討18世紀末大英帝國殖民勢力東擴,占領檳榔嶼(1786)作為前進東亞的橋頭堡,所引發的時空環境變遷。藉以突顯地處馬六甲海峽航路要衝的檳榔嶼,作為英殖民帝國東進的橋頭堡之脈絡意義。
AB - 「地方」是社會地理學的常用語彙,指涉「社會群系」;在1990年後崛起「新區域地理」中則被理解為深具歷史深度與社會文化淵源的區域。馬來西亞「檳榔嶼地方」的研究,也就是馬來西亞檳城的社會文化與歷史地理的綜合探究。本文藉助「開闢者」萊特的日記以及相關文書,以歷史詮釋法,分五大段落探討18世紀末大英帝國殖民勢力東擴,占領檳榔嶼(1786)作為前進東亞的橋頭堡,所引發的時空環境變遷。藉以突顯地處馬六甲海峽航路要衝的檳榔嶼,作為英殖民帝國東進的橋頭堡之脈絡意義。
KW - 檳榔嶼
KW - 地方
KW - 殖民
KW - 歷史詮釋
KW - Penang
KW - locale
KW - colony
KW - hermeneutic interpretation
M3 - 文章
SP - 77
EP - 110
JO - 華岡地理學報
JF - 華岡地理學報
SN - 1814-9219
IS - 22
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