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江溼地小水鴨棲地復育方案選擇評估

施 上粟(Shang-Shu Shih), 黃 國文(Gwo-Wen Hwang), 俞 維昇(Wei-Sheng Yu), 陳 有祺(Yu-Chi Chen), 方 偉達(Wei-Ta Fang)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peer-review

    Abstract

    華江溼地位處臺北市野雁保護區,每年9月至次年4月吸引數以千計的雁鴨造訪,其中以小水鴨為主要優勢鳥種。近年溼地有明顯的陸化現象,造成小水鴨喜好之棲地條件逐年劣化,根據過去研究,創造低潮時裸灘及水域面積有助於吸引小水鴨的使用,但因本區屬淤積區域,因此棲地復育方案的減淤成效成為主要的關鍵議題;而復育方案的選擇,牽涉到許多不同層面的考量,是本文探討的另一重點。本文研擬4組復育方案,並結合專家問卷及模糊層級分析法(FAHP),計算各組方案加權分數,以決定方案優先順序;專家問卷包含5個指標:工程成本、減淤成效、工程干擾、棲地適合度、觀賞及環境教育;同時定量評估各方案的減淤成效,評估方式是採用二維水理模式模擬水理條件,並分析與泥砂沖淤相關的水流剪力強度之時間與空間分布特性。專家問卷發現,「棲地適合度」所占權重最大(0.34)、「觀賞及環境教育」次之(0.25)、「減淤成效」再次之(0.20);FAHP 計算發現D方案分數最高;水理模擬及剪力分析發現,D方案綜合減淤成效最佳,且營造區域的上游及下游區減淤效果較好。本研究的FAHP及水理模擬均建議優先選擇D方案,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可提供實務上的參考。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65-80
    Number of pages16
    JournalJournal of Taiwa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lume61
    Issue number1
    DOIs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5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