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Pages (from-to) | 33-62 |
Number of pages | 30 |
Journal | 教科書研究 |
Volume | 11 |
Issue number | 3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18 |
Cite this
臺灣、新加坡及巴西數學教科書中數學素養內涵之比較──以畢氏定理為例. / 左台益(Tai-Yih Tso); 李健恆; 潘亞衛(Weverton Ataide Pinheiro); 呂鳳琳(Feng-Lin Lu).
In: 教科書研究, Vol. 11, No. 3, 2018, p. 33-62.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 › Article
}
TY - JOUR
T1 - 臺灣、新加坡及巴西數學教科書中數學素養內涵之比較──以畢氏定理為例
AU - 左, 台益(Tai-Yih Tso)
AU - 李, 健恆
AU - 潘, 亞衛(Weverton Ataide Pinheiro)
AU - 呂, 鳳琳(Feng-Lin Lu)
PY - 2018
Y1 - 2018
N2 - 數學教育的目標在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而教科書則是達成這個目標的重要工具。本研究從PISA 的數學素養觀點分析臺灣、新加坡及巴西數學教科書的內容,並以畢氏定理單元為例,分別從其內容結構、數學識能及建模歷程三個維度進行分析,以提供教科書中數學素養內涵的想法及架構。研究結果顯示臺灣和新加坡教科書之內容結構較為相似,但數學識能的部分,卻只有「推理及論證」和「使用符號、運算及正式語言」這兩個識能在三個版本的分布是沒有顯著差異的,而建模歷程部分,在形成、應用、詮釋或評估三個歷程中,都各有一些面向顯示三個國家的教科書有不盡相同的地方。上述結果顯示,雖然在PISA 評量中臺灣與新加坡的學生表現接近,其教科書所展現的數學素養內涵並不相似,但卻能提供編寫發展數學素養的教科書更多面向的參考建議。
AB - 數學教育的目標在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而教科書則是達成這個目標的重要工具。本研究從PISA 的數學素養觀點分析臺灣、新加坡及巴西數學教科書的內容,並以畢氏定理單元為例,分別從其內容結構、數學識能及建模歷程三個維度進行分析,以提供教科書中數學素養內涵的想法及架構。研究結果顯示臺灣和新加坡教科書之內容結構較為相似,但數學識能的部分,卻只有「推理及論證」和「使用符號、運算及正式語言」這兩個識能在三個版本的分布是沒有顯著差異的,而建模歷程部分,在形成、應用、詮釋或評估三個歷程中,都各有一些面向顯示三個國家的教科書有不盡相同的地方。上述結果顯示,雖然在PISA 評量中臺灣與新加坡的學生表現接近,其教科書所展現的數學素養內涵並不相似,但卻能提供編寫發展數學素養的教科書更多面向的參考建議。
KW - 建模
KW - 畢氏定理
KW - 數學素養
KW - 數學識能
KW - modeling
KW - Pythagorean theorem
KW - mathematical literacy
KW - mathematical competencies
M3 - 文章
VL - 11
SP - 33
EP - 62
JO - 教科書研究
JF - 教科書研究
SN - 1999-8856
IS - 3
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