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Pages (from-to) | 85-94 |
Number of pages | 10 |
Journal | 體育學報 |
Issue number | 36 |
DOIs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04 |
Cite this
網球雙手反拍肌肉協調型態之探討:個案研究. / 王思婷(Shi-Ting Wang); 湯文慈(Wen-Tzu Tang); 王思宜; 黃長福(Chen-Fu Huang).
In: 體育學報, No. 36, 2004, p. 85-94.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 › Article
}
TY - JOUR
T1 - 網球雙手反拍肌肉協調型態之探討:個案研究
AU - 王, 思婷(Shi-Ting Wang)
AU - 湯, 文慈(Wen-Tzu Tang)
AU - 王, 思宜
AU - 黃, 長福(Chen-Fu Huang)
PY - 2004
Y1 - 2004
N2 - 本研究目的在透過表面肌電圖來瞭解網球雙手反拍擊球時,慣用手與非慣用手肌肉協調之型態與在不同時期肌肉活化之程度,以提供雙手反拍動作技巧之參考。以一名前世界排名30名內,右手持拍的前職業女子網球選手為受試對象,檢測左、右手的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屈腕肌與伸腕肌部位。以一部數位攝影機(120Hz)拍攝雙手反拍擊球動作,並透過表面肌電系統(1200Hz)同步擷取肌電圖資料。研究結果顯示:雙手反拍擊球時,慣用手與非慣用手扮演著不同的作用。在加速期時,慣用手的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屈腕肌與伸腕肌皆產生「共同作用」(coactivation) 現象,顯示慣用手在此階段主要在固定肘、腕關節。而非慣用手之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肌電在加速期與跟隨前期則有明顯的「三相現象」(three-burst pattern),顯示非慣用手在此階段具向前加速的作用。就各階段肌肉活化程度而言,在準備期時,所有肌肉活化程度皆相當低。在加速期,所有肌肉活化程度皆明顯增加,非慣用手的肱二頭肌、屈腕肌、伸腕肌以及慣用手伸腕肌皆維持相當高的肌電振幅。在跟隨階段,非慣用手的屈腕肌、伸腕肌與慣用手的伸腕肌其肌肉活化程度較高。為了更清楚瞭解雙手反拍技巧與雙手間肌肉協調之機制,未來研究應以更多優秀雙手反拍選手來檢測,以釐清慣用手與非慣用手相互協調之作用。
AB - 本研究目的在透過表面肌電圖來瞭解網球雙手反拍擊球時,慣用手與非慣用手肌肉協調之型態與在不同時期肌肉活化之程度,以提供雙手反拍動作技巧之參考。以一名前世界排名30名內,右手持拍的前職業女子網球選手為受試對象,檢測左、右手的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屈腕肌與伸腕肌部位。以一部數位攝影機(120Hz)拍攝雙手反拍擊球動作,並透過表面肌電系統(1200Hz)同步擷取肌電圖資料。研究結果顯示:雙手反拍擊球時,慣用手與非慣用手扮演著不同的作用。在加速期時,慣用手的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屈腕肌與伸腕肌皆產生「共同作用」(coactivation) 現象,顯示慣用手在此階段主要在固定肘、腕關節。而非慣用手之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肌電在加速期與跟隨前期則有明顯的「三相現象」(three-burst pattern),顯示非慣用手在此階段具向前加速的作用。就各階段肌肉活化程度而言,在準備期時,所有肌肉活化程度皆相當低。在加速期,所有肌肉活化程度皆明顯增加,非慣用手的肱二頭肌、屈腕肌、伸腕肌以及慣用手伸腕肌皆維持相當高的肌電振幅。在跟隨階段,非慣用手的屈腕肌、伸腕肌與慣用手的伸腕肌其肌肉活化程度較高。為了更清楚瞭解雙手反拍技巧與雙手間肌肉協調之機制,未來研究應以更多優秀雙手反拍選手來檢測,以釐清慣用手與非慣用手相互協調之作用。
KW - 雙手反拍
KW - 肌電圖
KW - 慣用手
KW - 非慣用手
KW - double-handed backhand
KW - electromyography
KW - dominant
KW - non-dominant
U2 - 10.6222/pej.0036.200403.2008
DO - 10.6222/pej.0036.200403.2008
M3 - 文章
SP - 85
EP - 94
JO - 體育學報
JF - 體育學報
SN - 1024-7297
IS - 36
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