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澎湖作為一個具戰略重要性的小型島嶼,在食生活的發展上有其特殊性:自然資源受限、人口外移多,且是重要的軍事基地。本文考察澎湖日常食生活之基礎與餐飲業的歷史變遷,分析日治時期及戰後初期政權變動下,戰略地位、國家政策與人口移動等條件的改變如何影響了澎湖的餐飲業與食生活。本文認為,「環境、軍需、移動人口」是「島嶼型食生活」的重要影響要素,尤其各種形式的「移動人口」對於澎湖此小型島嶼的食生活有著關鍵影響。日治時期澎湖的餐飲業主要供給馬公的日本駐軍與官員;二次戰後的新餐館則反映了大量來自山東等地駐軍與新移民的喜好口味。直到1970年代觀光業發展,海鮮餐廳才為因應觀光客此短期移動人口的需求而逐漸興起。本文一方面分析澎湖食生活的形塑,藉此探究飲食與地方社會變遷的關係;另一方面提出,「環境、軍需、移動人口」可作為日後對其他小型島嶼進行飲食史變遷分析與相互比較的關鍵項目。希望藉由澎湖的研究,建立一「島嶼型食生活」的研究基模。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ages (from-to) | 1-42 |
Number of pages | 42 |
Journal | 臺灣史研究 |
Volume | 25 |
Issue number | 3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