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全球氣候變遷對生態系最主要的影響之一為改變植物生長階段的時序(即植物物候)變化,此物候變動可能進而影響生物的地理分布。本文回顧近數十年由地面觀察及遙測分析物候的研究結果,並探討結合二種研究方法於物候分析的潛力與挑戰。長期地面觀察提供了小尺度內植物對氣候變化的反應,植物物候近半世紀以來受到全球暖化溫度上升的影響,已經產生明顯的變動。許多區域生長季開始時間提早、結束時間延後及生長季延長,顯示氣候變遷已經明顯地影響陸域生態系的生長活動,對於生態系生產力的轉變及對全球碳循環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影響物候變化的因素在寒帶及溫帶地區主要受溫度所主導,乾燥及半乾燥地區的植被則因雨量的變動而改變空間分布,熱帶地區相關研究較少,仍需持續監測才能釐清氣候變遷對熱帶植被物候的影響。遙測資訊對於許多偏僻不容易到達的地區提供更多分析的可能性,近三十年來利用遙測技術分析地表物候的結果,顯示中高緯度生長季開始時間的提早與氣候暖化的趨勢一致,其中生長季開始前溫度的上升是影響地表物候相當重要的因素。臺灣地區少有地面觀察分析物候與氣候之間的關係,最近的遙測分析顯示,地表物候的主導因素為溫度,雨量則對有明顯乾季的平原地區產生顯著的效應。雖然地面觀察與遙測分析之結果未盡相符,但隨著影像解析度及分析技術的快速進步,兩者的結合對比分析在探討氣候變遷對由物種到生態系物候變動的影響,仍具有很大的潛力,值得地理學者投入。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ages (from-to) | 1-33 |
Number of pages | 33 |
Journal | 地理學報 |
Issue number | 63 |
DOIs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