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憶與創傷時間:敘述日裔美國遷徒營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peer-review

Abstract

這一篇論文爬梳日裔美國遷徙營(relocation camp)敘述的歷史,討論既存的遷徙營敘述,也試圖建立一個以創傷理論為核心的遷徙營敘述模式。論文主張不只將日美遷徙營視為一樁發生在過去的歷史事件,並將其視為一個歷史創傷:作為歷史事件,遷徙營有其發生的特定時空,敘述遷徙營是為了回到歷史過去以還原史實;作為歷史創傷,遷徙營記憶的「時間後延性」(temporal belatedness)則足以連繫不同時空,敘述遷徙營的重點也不再只是史實挖掘,而是透過不斷的歷史敘述與傳衍的過程,去延伸事件的衝擊力與渲染力。論文第一部分先勾勒出一個日美遷徙營的敘述史,了解遷徙營歷史在不同論述情境下被賦予的不同意義,並討論這些不同敘述模式帶來的論述意涵與侷限。接著,筆者援引拉卡柏(Dominick LaCapra)、卡露思(Cathy Caruth)、凱普蘭(E. Ann Kaplan)、以及班涅特(Jill Bennett)等學者對創傷結構與歷史書寫的見解,特別是創傷如何締造記憶時延的動能,思索創傷時間如何能被挪轉為有意義的文化批判時間,並藉此導引出一個敘述遷徙營的新模式。論文最後一部份從創傷跨界與時延的角度閱讀史塔吉(John Sturges)執導的《黑岩喋血記》(Bad Day at Black Rock; 1954),透過對日美遷徙營歷史一種創傷式的閱讀,探索遷徙營創傷效應穿越時間與族裔邊界的可能。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7-43
Number of pages37
Journal中外文學
Volume41
Issue number1
DOIs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2

Keywords

  • Japanese American relocation
  • trauma
  • time
  • history
  • memory
  • race
  • "Bad Day at Black Rock"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