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行為之診斷與處理策略研究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peer-review

Abstract

在本論文中,本研究者提出「目標導向因果模式」,用以說明目標導向的潛在自變項與潛在依變項之間的因果關係。此一因果模式主張:「個人的學習信念」及「表現的環境知覺」會影響「學習的、表現的、逃避的」三類目標導向,進而影響「學習情感反應」與「學習成就表現」。在研究結果的統計方面,以線性結構關係(LISREL8)驗證因果模式。模式驗證結果顯示:本研究所提「目標導向因果模式」與國中二年級277位學生之實際觀察資料相適配;亦即,模式中所說的「個人的學習信念、表現的環境知覺、學生的目標導向、學習情感反應與學習成就表現」之間的因果關係與事實相接近。同時也顯示:「學習的目標導向」是可增進學習效果的正向動機信念,「逃避的目標導向」會降低學習效果的負向動機信念;但是,「表現的目標導向」對「學習情感反應與學習成就表現」的因果關係並不顯著。因此,本研究所提「目標導向因果模式」對瞭解學生的動機信念與學習表現應是個有意義的理論模式。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177-214
Number of pages38
Journal教育心理學報
Issue number29
DOIs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1997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