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的華僑家族及其僑資聚落:福建金門山后王氏中堡之案例研究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peer-review

    Abstract

    清中葉以降,大量的閩粵移民出洋。多數勤儉的僑民,將所得儲蓄下來,定期寄返家鄉,贍養家眷或興修祖厝。少部份的華僑,經商致富,進而成為海外重要的僑界領袖。從文獻資料與田野調查中發現,晚清時期閩粵僑鄉出現一種普遍的現象:一些事業有成的僑領或歸僑,返鄉興建規模宏大的聚落,如廣州黃埔的胡瑛澤、廣東開平的謝維立、粵東梅縣的蕭玉齋、梅縣的張振勛、煜南、鴻南兄弟、謝逸橋及良牧兄弟、福建海澄的丘氏族人、安溪的胡典成兄弟、南安的蔡啟昌及德淺父子、金門的王明玉(國珍)等所創建的僑資聚落。 晚清時期興建的僑資聚落,往往不是選擇新穎的、混血的洋樓形式,而是採用了具有地方傳統特色的建築類型與形式。金門山后王氏中堡,即為典型的案例。族人王明玉(國珍)約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間東渡日本,在神戶經商致富。他返鄉於原聚落(山后上堡)旁,購置土地一體規劃,興建族居及祖厝,總計興建二落大厝民宅十六棟、王氏宗祠及鄉塾(海珠堂)各一棟,總稱「山后十八間」,又稱「山后中堡」。清光緒二年(1876年)動工,二十六年(1900年)竣工,歷二十五年,用料講究、施工細膩,為閩南傳統聚落的代表作。 本研究旨在探究晚清時期華僑家族與僑資聚落營造之關係。藉由史料的考察,探討名聞日本的王氏華僑家族的發跡過程,及其三代於海外的生活史;再來,討論王明玉對於山后中堡的規劃與營造、空間形式的特徵,以及完工後宅屋分配的情況,深入了解僑資聚落的發展過程;最後,進一步指出晚清時期的海外僑領,如何藉由傳統社會體制與空間形式的僑資聚落,再現其華人家族主義與地域認同的價值觀與意識形態。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1-57
    Number of pages57
    Journal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Volume15
    Issue number1
    DOIs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03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