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後期地方與空間的記憶:《三六九小報》、《風月報》遊記敘事策略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peer-review

    Abstract

    遊記著重旅人再現觀察與體驗,含涉異地旅行書寫的共性與殊性。台灣日治時期《三六九小報》及《風月報》系列刊物以休閒為主要功能,所載旅遊散文多以自然或人文風景為題材,且蘊含感官意象。因「感官↔記憶↔藝術創作」之間有所關聯,故藉由敘事學的概念應用於旅遊散文研究的詮釋,以理解作者如何透過文本再現個人的感官經驗。為探討在地與跨界敘事的感官意象,故以刊物所載旅遊散文為研究素材,分別詮釋在地風景的感官體驗、旅日感官記憶的再現策略。另一方面,則從刻劃女子的形象、場景與敘事者心境的互涉等層面,分析旅行敘事的人物與場景等議題。綜觀這些旅遊散文多流露地方感,或文化接觸後的批判,並保存旅人於特定時空情境的記憶。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31-55
    Number of pages25
    Journal戶外遊憩研究
    Volume27
    Issue number3
    DOIs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4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