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陳澄波的繪畫學習生涯中,跟隨石川欽一郎的啟蒙時期與東京美術學校的學院派教育,是引導他進入繪畫創作的二個重大因素。然而即便歷經日本美術教育嚴謹的學院派教育,他強烈而執著的筆觸與大膽豐富的用色,洋溢著獨特的個人畫風,又被稱為「學院中的素人畫家」,但是在此次修復計畫中,一件件作品經過了詳密的檢測與觀察後,讓人發現到隱藏在狂熱的顏料層背後的,果然是學院派嚴謹、扎實的材料技法與有條不紊的創作程序。這些學院派的基礎功力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內化為陳澄波創作生命的圭臬,像音符一樣自然流露並以此完成每一張作品。因此,站在一個修復家的立場而言,陳澄波不僅是代表台灣,他對於創作的態度熱情卻不狂亂,秉持扎實而熟練的技法將情感躍升於畫面的修養,更是藝術創作者的典範。2011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文保中心)與三位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昔東京美術學校)油畫修復權威開始展開為期三年的『陳澄波作品修復計劃』。首次接觸到這批作品時,對其豐富性非常驚訝,基底材包含各式紙張、絹本、畫布、木板與紙板等,媒材則跨含東、西方繪畫各種,如油畫、水彩、膠彩、水墨、鉛筆、粉彩與炭筆等,將當時在學院派教育、在藝壇、在陳澄波心中的創作訊息表達無遺...。針對其作品的多樣化,陸續又邀請了台、美、日等國內外菁英專業人士加入照片、染織品、科學分析等多元化研究。如此由多位經驗豐富的專業修復家組成的團隊所達成的目標與效率,不僅是單一領域的修復技術,而是跨領域的研究開發與「修復美學」的倡導。此文介紹此批作品保存修復的整合理念,並將此次方針設定的思維加以說明,以及根據修復方針理念導入此案的二項技法:(一)典具帖與無酸保護材的應用、(二)修復油畫時,去除從前蠟托裱的loose lining技法(暫譯為非黏合式加襯)為重點加以簡介說明。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ages (from-to) | 23-54 |
Number of pages | 32 |
Journal | 書畫藝術學刊 |
Issue number | 18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