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本研究的主旨在於瞭解受性虐待與未受性虐待兒童,在Sidun與Chase (1985)所發展的畫人測驗檢核指標上之差異情形,並進一步探尋具有區辨力之圖畫指標。本研究採對照團體之實驗設計,共105位受試者,由三位評畫者評分之後,共得315份之評分資料,分別以卡方考驗、t考驗、區別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1.性虐待兒童比未受性虐待但有情緒困擾之兒童,出現較多比例的指標,共計有8項圖畫指標:「缺漏手指」、「異常粗重的線條」、「多個人物像」、「大或特殊的耳朵」、「強調鼻子」、「缺漏嘴巴」、「缺漏手部」、「出現肚臍」。 2.性虐待兒童比未受性虐待且適應良好之兒童,出現較多比例的指標,共計有12項圖畫指標:「人物像的位置/左上」、「多個人物像」、「缺漏頸部」、「缺漏手部」、「缺漏手指」、「軀幹底部未封閉」、「堅定的線條」、「幾何圖狀的人物像」、「大或特殊的耳朵」、「缺漏嘴巴」、「出現肚臍」、「缺漏衣服」。 3.以Sidun-Chase畫人測驗檢核指標區辨受性虐與未受性虐兩組,正確區分率為96.19%。再以逐步刪減法篩選出其中較具有區辨力之10個指標為「人物像的大小」、「缺漏手指」、「圓形物數目」、「人物像的性別特徵」、「出現肚臍」、「強調鼻子」、「擦拭的數目」、「只有頭部」、「缺漏嘴巴」、「擦拭骨盤區域」,其正確區辨率為79.05%,其中又以「缺漏手指」、「強調鼻子」、「出現肚臍」三項指標最具區辨力。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作進一步的探討,並提出建議,以供從事有關心理諮商領域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ages (from-to) | 1-18 |
Number of pages | 18 |
Journal | 教育心理學報 |
Volume | 32 |
Issue number | 2 |
DOIs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