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透過TIMSS 2007臺灣八年級學生數學科的作答反應瞭解古典測驗理論和試題反應理論的特性,並且綜合兩種測驗理論取向檢視TIMSS 2007之數學科試題,希望透過試題分析結果提供試題編制和教育相關領域教學啟發之參考。資料庫人數共287人,以題本組合一為研究工具,利用軟體R 2.13.1、Excel 2003、SPSS 12.0與ConQuest2.0等,執行各項數值運算和圖表繪製。結果發現,兩種測驗理論均顯示測驗試題呈現難度偏易情形、兩題誘答選項呈現中間組作答比率高於低分組的情形,試題特徵曲線顯示有四題多重計分題呈現階難度失序情形。整體試題品質相當良好,少數題目呈現無法區辨中間能力者樣貌,且試題對於學生較為容易。在理論特性方面,古典測驗理論可以從信度、構念效度、試題參數、項目分析和測驗參與者總分,對應試題反應理論的測驗訊息量、構念效度和模式適合度、試題參數、試題和類別特徵曲線和測驗參與者能力等概念,試題反應理論的優勢展現在測驗訊息量、潛在特質假設、參數不變性和試題等化上。在提供試題編制和教育相關領域啟發方面,研究者對兩題試題提出調整方式建議,並認為在某特定試題上,讓學生感到作答困難的原因,或許可以和數感教育有所連結。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ages (from-to) | 67-102 |
Number of pages | 36 |
Journal | 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 |
Volume | 31 |
Issue number | 2 |
DOIs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