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與新變/敞開與遮蔽-台灣區域文學史的意義與省思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peer-review

Abstract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捲下,變遷與移動已然不斷地消解地域/國土觀念,區域文化的特徵正在消失,而2010年新五都的產生,更衝擊到以縣市為基礎的區域文學史的書寫。本文擬對區域文學史的編寫進行回顧與展望,並對「區域文學史的界義及其困境」、「敞開與遮蔽:文學史敘述方法及其限制」、「區域文學史與台灣文學史的分期問題」展開討論。重點約可概括三項:一是由於作家生活的變動不居,和知識結構的多元與更新,常常使其文學書寫呈現複雜的態勢,而作品也經常在區域間彼此重疊、斷裂或遺漏,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切入流動性、交融性和開放性的區域文學,展現各區域的特色,值得後續區域文學史關注。二是區域文學史在分期上與台灣文學史分期極類似,遭遇的困境也相同,而近年以文學場域的界定、文字形式的建構、文化生產的機制來寫史的觀點及實踐,值得台灣、區域文學史借鏡。三是相對於台灣文學史的知識建構、文本的選擇,區域文學史雖相對提供了較多的史料文獻,可供台灣文學史編撰者參考,然而二者實難以偏廢,台灣文學史的成果對於區域文學的理解與釋讀依然具有正面的效益,兩者之間呈現相輔相成的雙向互補/回饋的關係。不過,目前二者的書寫都有其優劣,疏誤處亦皆難以避免,因此重視文獻史料的發掘及新的研究成果,乃是續寫文學史必要的工夫。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9-40
Number of pages32
Journal臺灣文學研究學報
Issue number18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4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