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
---|---|
Pages (from-to) | 15-27 |
Number of pages | 13 |
Journal | 臺灣家庭醫學研究 |
Volume | 3 |
Issue number | 1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05 |
Cite this
大學生健康認知與心理症狀間的關係. / 陳秀蓉(Hsiu-Jung Chen); 呂碧鴻(Bee-Horng Lue).
In: 臺灣家庭醫學研究, Vol. 3, No. 1, 2005, p. 15-27.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 › Article
}
TY - JOUR
T1 - 大學生健康認知與心理症狀間的關係
AU - 陳, 秀蓉(Hsiu-Jung Chen)
AU - 呂, 碧鴻(Bee-Horng Lue)
PY - 2005
Y1 - 2005
N2 - 個人一般健康信念或對健康行爲認知的認知與實際健康行爲皆有關係,然而,研究者已證實健康信念影響健康行爲,不過鮮少針對一般健康信念與健康行爲認知間的關係作進一步瞭解,並探討兩者與負向情緒間的關係,若清楚之間的關係,對未來應用於初級身心健康預防計畫上,應可提供重要策略與訊息。故本研究的目的即欲探討健康信念因素、特定健康行爲認知、個人負向情緒三者間的關係。 本研究係立意取樣,選取北部兩所大學516位大學生,男性共286位,女性共230位,平均年齡爲21.4歲(SD=2.17),邀請參與者填寫四項量表,包括:健康行爲認知調查工具、個人一般性健康信念、13題版貝克憂鬱量表及簡式症狀篩選量表。 結果顯示:1.健康信念因素有六項特徵,含兩項積極性的健康信念,及四項消極性健康信念。2.各健康信念與健康行爲認知關係上,自覺健康是自己責任與健康最重要的傾向越高者,越認爲飲食有關的健康行爲與良好日常生活作息習慣是重要的。3.六項健康信念因素與情緒症狀相關發現,消極的健康信念包括健康自己無法控制、需要醫療協助、其他事物比健康重要或聽天由命等信念與情緒症狀皆有相關。4.健康信念分別對憂鬱與心理症狀的預測性發現,健康是無法掌控的、健康需靠醫療協助及面對其他事物比健康重要三項信念對於大學生會憂鬱有預測力;健康是無法掌控的對於大學生的心理症狀則具有預測力。 總結,建議應建立大學生積極且正確之健康信念,與強調特定健康行爲之重要性,並提供更有效的教育計畫,應有助於健康行爲習慣建立,矯正消極性健康信念,減少情緒症狀,及確保身心健康。
AB - 個人一般健康信念或對健康行爲認知的認知與實際健康行爲皆有關係,然而,研究者已證實健康信念影響健康行爲,不過鮮少針對一般健康信念與健康行爲認知間的關係作進一步瞭解,並探討兩者與負向情緒間的關係,若清楚之間的關係,對未來應用於初級身心健康預防計畫上,應可提供重要策略與訊息。故本研究的目的即欲探討健康信念因素、特定健康行爲認知、個人負向情緒三者間的關係。 本研究係立意取樣,選取北部兩所大學516位大學生,男性共286位,女性共230位,平均年齡爲21.4歲(SD=2.17),邀請參與者填寫四項量表,包括:健康行爲認知調查工具、個人一般性健康信念、13題版貝克憂鬱量表及簡式症狀篩選量表。 結果顯示:1.健康信念因素有六項特徵,含兩項積極性的健康信念,及四項消極性健康信念。2.各健康信念與健康行爲認知關係上,自覺健康是自己責任與健康最重要的傾向越高者,越認爲飲食有關的健康行爲與良好日常生活作息習慣是重要的。3.六項健康信念因素與情緒症狀相關發現,消極的健康信念包括健康自己無法控制、需要醫療協助、其他事物比健康重要或聽天由命等信念與情緒症狀皆有相關。4.健康信念分別對憂鬱與心理症狀的預測性發現,健康是無法掌控的、健康需靠醫療協助及面對其他事物比健康重要三項信念對於大學生會憂鬱有預測力;健康是無法掌控的對於大學生的心理症狀則具有預測力。 總結,建議應建立大學生積極且正確之健康信念,與強調特定健康行爲之重要性,並提供更有效的教育計畫,應有助於健康行爲習慣建立,矯正消極性健康信念,減少情緒症狀,及確保身心健康。
KW - health belief
KW - health behavior
KW - depression
KW - psychological symptoms
M3 - 文章
VL - 3
SP - 15
EP - 27
JO - 臺灣家庭醫學研究
JF - 臺灣家庭醫學研究
SN - 1729-388X
IS - 1
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