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二戰結束的翌年(1946),做為日文作家的呂赫若開始以中文發表了四篇小說,語文轉換之快,令人驚異。本文謹以這四篇中文小說,討論其所受到的衝擊,研究結果顯示呂赫若以中國作家郁達夫、茅盾、巴金、葉聖陶為師,在創作過程中借鑑其文句,但師其辭並不師其意,呂赫若此四篇小說緊扣臺灣在日治末期、戰後初期所遭遇的改姓名、說國語、經濟動盪、政治黑暗種種題材的揭露與批判,其思想主題內容與上述諸家作品並不相同。透過其中文的遣詞用字,進一步反思過往研究對其首篇中文不成熟之評述得當否?並檢討這四篇中文小說文句沿襲的現象,我們該如何去面對、去詮釋?藉由此四篇中文小說,可觀察中國新文學作家與臺灣呂赫若的關係,同時也可看到有哪些中國作家作品在臺灣流動、傳播,進而梳理和揭示此一現象以及意義所在,尤其是對於戰後初期臺灣文先與文學的建構提供一定的線索。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ages (from-to) | 305-332 |
Number of pages | 28 |
Journal | 東吳中文學報 |
Issue number | 33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