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老人的生理疾病多寡、自覺生理健康、社會支持度與憂鬱嚴重度

江 信男(Shinn-Nan Jiang), 林 旻沛(Min-Pei Lin), 柯 慧貞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peer-review

Abstract

目的:旨在探討老人生理疾病多寡、自覺健康及社會支持與憂鬱之關係,以及工具性與情感性社會支持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方法:針對家庭計畫研究所三次追蹤調查的2669名老人,於2002年再度調查,共完訪2125人。 結果:以憂鬱程度爲依變項之階層迴歸發現,較多生理疾病、低自覺健康、低情感性支持,都可直接預測高憂鬱度;但生理疾病多寡與工具性支持產生交互作用而影響憂鬱度。再將生理疾病分為較多組與較少組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針對生理疾病較多組,工具性支持愈多,憂鬱度愈高;而針對生理疾病較少組,則工具性支持不能顯著預測憂鬱度。 結論:生理疾病多、低自覺健康及低情感性支持直接影響高憂鬱度;而工具性支持對憂鬱度的影響,因生理疾病多寡而有所不同。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11-22
Number of pages12
Journal臨床心理學刊
Volume2
Issue number1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05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