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承受的他者身分:學業成功運動員的校園學習經驗與生涯選擇探究

林 雋永(Chun-Yung Lin), 陳 素秋(Su-Chiu Chen)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peer-review

Abstract

目的:本研究透過學業成功運動員的學習經驗,揭示校園中以單一成就標準評量學生所造成的不利處境。方法:以深度訪談針對四位前大學運動員蒐集資料,以薩伊德(Said)的他者處境與法農(Fannon)的後殖民分析相關理論分析訪談資料。結果:校園當中的主流學業標準對於運動員群體所造成的壓迫,影響往往深遠且不易見,使得運動員群體在校園當中被主流文化逕自定義為一個好學生/壞學生二分架構中的「他者」;這種未被言明的他者角色,框架著學校教師與同儕對待運動員學生與運動員的互動模式,使得運動員飽受誤認之苦,對其學習形成多重不利狀態。另外,運動員以一個他者身分在校園中的學習是困難的,運動員群體中的大部分成員會進一步的採納此種他者形象,形成不利運動員學習的反智文化;而即便是努力抗拒誤認而獲得學業成就的運動員,卻也內化了主流文化所定義的他者形象,因此對於運動員認同採取抗拒,甚至因為渴望拋棄運動員身分而在面臨生涯規劃時選擇轉換跑道。結論:本研究遺憾的發現,當學業成功運動員轉換跑道之後,除了否認自己的運動員身分之外,甚至會採納主流的單一學業標準並以此反向要求原本的運動員群體而形成後殖民式的壓迫。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1-31
Number of pages31
Journal臺灣運動心理學報
Volume17
Issue number2
DOIs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2017

Cite this